对于有些车企来说,倒闭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复活还是倒闭,这是个问题。
在经历过山车式的惨状后,几乎被宣告出局的威马汽车又再度复苏,近日,威马官方微博颇为神秘地配上了一张在港口整装待发的图,并未透露更多细节。
(资料图)
根据消息报道,这批50辆威马汽车将运往以色列销售,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威马新能源汽车出口到以色列。
此消息一出,便引起了不小的关注,毕竟在数日前所有人都以为威马的出局已经成定局,创始人沈晖都因为1.4万元的债务被限制高消费,威马汽车更是背负着上千万的债务和数百亿的亏损,此次出海“咸鱼”能否翻身。
无独有偶,另一家在上半年惨遭淘汰的爱驰汽车,也在近日获得了翻盘的机会,爱驰汽车获得了外资的投资,新任命的CEO朱小华和联合创始人付强将对公司进行管理。
在经历上半年车市的惨烈竞争后,威马、爱驰、天际纷纷出局,在所有人的目光都关注下半年还有那些品牌会倒下时,这些出局的品牌却在外部资金的帮助下进入了复活赛中,同时也将目光全部放到了海外市场的竞争中。
从之前的表现来看无论是爱驰还是威马都曾经是造车新势力中的黑马,趁着新能源市场快速扩张的势头也曾风光无两,就像小米雷军所讲过的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当形势变化之后这两家企业也成为摔得最惨的车企之一。
跌落谷底
新年伊始,在2022年的中国车市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时,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却发了一条耐人寻味的微博“像牲口一样活下去”,引得外界猜疑纷纷。
随着时间的流逝,威马的状况并没有得到好转,2月有消息称威马融资的20.1亿元款项未到账,各部门预算将缩减25%,3月份更是被曝出多名员工在威马黄冈生产基地拉横幅讨薪,工厂一度处于停产的状态。
此后虽然威马官方宣称已经全面复工复产,但是外界看到的却是威马的销售门店和维修门店在不断关停,5月份时威马在海口的4S店全部关停,但是车辆出现问题需要维修的车主数量却在不断增加。
到6月份时,威马汽车在全国多地的售后维修网点出现关停,大量车主的故障车无法维修,甚至有车主自行整理了威马汽车故障维修配件备用表,整理了多项替代配件的具体型号。
7月3日威马更是被证实其董事长沈晖被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执行人,限制高消费,而被执行的款项仅为14056元,要知道威马可是造车新势力中融资能力最强的品牌,在蔚小理的资金刚过百亿时,威马就已经在多轮融资中获得了超350亿元的资金,而今却连1万多元的债务都无法偿还。
可以说曾经风光无两的威马,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就跌入泥潭当中,而跌落的不只威马一家,那个曾经要做国际化新能源汽车的爱驰跌落的速度比威马更快。
3月份爱驰被曝出因为拖欠办公室的租金、物业费和水电费等问题,员工被要求居家办公,随后又被曝出延迟发放工资和社保,到6月份时一篇标题为《近2000家庭向爱驰汽车集体讨薪》的长文在网上流传,该文显示,经过超三个月的等待,员工讨薪的诉求并没有得到公司回应,甚至被相关负责人拉黑。
就在多数人都已经给爱驰判了死刑后,7月20日突然有消息曝出爱驰员工收到复工的内部邮件,随后爱驰也公布成立股东治理临时工作组的通知,朱小华被任命为公司CEO,任命时间从2023年7月18日起。
有消息称爱驰是获得外资的帮助,朱小华就是资方派遣人员,虽然这些消息都没有得到爱驰公司的证明回应,但从新的人事组成上看爱驰汽车董事长张洋、爱驰汽车前CEO邱孝川都没有出现,仅有联合创始人付强留任,侧面表明资金的来路并不简单。
我们发现无论是威马还是爱驰,在关键时刻出手的都是外部资金,而这些公司重整之后的主要动作就是开始向海外市场扩张,那么海外市场真的就能成为起死回生的良药吗?
迷雾重重的出海
如果要说出海,爱驰绝对有发言权,公司的主要目标就是在海外发展,爱驰汽车的定位就是全球化车型,更是严格按照欧盟WVTA标准进行设计生产,其U5和U6两款车型都通过了欧盟WVTA认证。
但是爱驰海外市场的销量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快速增长,虽然在官方宣传中一直称爱驰汽车出口增长明显,但爱驰在2022年的出口数量也就只有4000辆而已。
同时,此前爱驰获得泰国15万辆的大订单也没有下文,甚至于其计划联合建设的组装厂房在外网上都难易搜索到,地址在谷歌地图上更只是一片耕地。
同样充满迷幻色彩的还有本次威马出海以色列的合作方,在报道的新闻中以方公司的信息同样在外网上无法查询。
以色列一直是中国新能源出口中一个重要的国家,此前爱驰就层称其在以色列当地颇受欢迎,销量增长迅速一度登顶当地销量冠军,而本次威马出海同样是以色列,根据出口公司称,获得欧盟认证的威马汽车在当地十分受欢迎,经过前期的市场预热和宣传之后,订购威马汽车的消费者已经排出很长的名单。
但实际上以色列的汽车市场并没有这些车企宣称的那么好,其2022年新车销量也就只有25万辆,并且被日本、韩国和德国汽车品牌占据着大部分,至于新能源市场的销量就更少只有不到3万辆,更是被上汽MG、吉利和比亚迪牢牢占领着多数份额。
当像爱驰、威马这样的品牌在国内市场已经被淘汰到末尾的品牌,想要通过“打野”的方式来实现翻盘,希望还是渺茫的,毕竟除了中国市场外,无论是东南亚市场还是中东市场,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都很难支撑起一个车企的发展。
特别是目前出海的品牌不只有爱驰、威马这样的品牌,那些在国内销量不错的车企也都有自己的海外布局,甚至比爱驰、威马更大更早,而新近扩大出海的例如长安汽车其实力更是远超威马之流。
这些品牌所谓出海,无非是给自己留下些体贴的面子,争取再获得些融资,而这些外来的资本也有自己打算,爱驰的人员洗牌就是例子。在新能源主流市场外想要通过“打野”复活,最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