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升级版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8部门日前联合发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5大重点任务19条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加大实训基地支持力度”“引导实训基地建设方向”“优化实训基地建设流程”等,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改革引向纵深。然而,在升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进程中,还存在运营模式形聚神散、建设主体联而不合、评价体系续力不足等问题。目前,急需从“产教联合”出发,实现“产教合作”,再过渡到“产教融合”,着力发展产业学院、市域产教联合体以及行业产教共同体,为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增值赋能。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之三重梗阻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是覆盖产业、教育、社会等多领域的复杂系统,需要紧密依靠行业企业加以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需面向高质量发展若干重点领域,推动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主体共商共建,协同开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技术技能创新服务以及专业建设,激活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成果转移等发展活力。然而,由于顶层设计、制度体系和运营机制尚未成熟,在探索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资料图片)
第一,引导制度与配套支持缺位,运营模式形聚神散。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存在多样化运营模式,但当前政策法规未对其进行明确界定,导致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保障,更多是地方政府或职业院校、企业主体的自为行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主导部门多为教育部门,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缺乏国土、规划、发改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配套与协同支持,用地规划、产业规划、资源聚集和功能赋予等方面往往运行不畅。同时,由于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一般没有在行政区划和土地规划中做出明确划分,专门的基地运营机构也较少,造成一些基地建设停留在形式化的“挂牌”上,难以实质性落地,更未能形成组织协同共生的关系,造成“融合”松散、运行低效。
第二,制度理念与利益需求存在偏差,建设主体联而不合。产教融合的合作属性决定了需要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利益相关者组成命运共同体。但从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来看,受宏观制度与文化环境偏差等影响,各单元间存在“貌合神离”的现象。一方面,在教育体系内部,不同政府部门分管不同类型的院校,缺少统一制度和政策的激励或制约,存在“各自为政”现象,易形成主体融合壁垒。在“利益为先”的价值导向下,各主体资源共享意识较淡薄。另一方面,院校与企业对于政策的回应及执行尚不能做到一以贯之,尤其是企业,还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对履行举办职业教育、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主体责任产生阻碍。
第三,激励与牵引导向严重缺乏,评价体系续力不足。构建系统良性的评价体系事关产教融合持续升级态势。尤其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不单与学校内部管理层、教师、学生等相关,还涉及政府、企业、用人单位等。若相应的产教融合评价体系无法构建到位或设置不合理,会限制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意愿与融合程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测算,职业教育办学成本是普通教育的3倍左右,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比学术型教育更为复杂。实训基地建设、产教融合、技能考核与评价等需要投入的资源与时间也更多,所需的评价体系自然更加多元化、系统化、复杂化。但在实践中,院校管理者更愿意选择简单稳妥的评价体系,这可能造成评价方式不匹配,致使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的发展后劲不足。
发展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之“三新”
为解决上述问题,需采取扎实有效的推进之策,升级现有产教联合、产教合作、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借助产业学院、市域产教联合体等组织抓手探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与新路径。
首先,促使教育端紧扣产业链,探索产业学院支持基地建设新模式。在传统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运营模式中,各主体之间多为产教联合关系,学校通常处于被动位置,需在外部市场中苦苦寻觅合作企业,其校企合作行动也通常呈现不稳定性、短期性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区域产教融合水平,职业院校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与区域经济主导产业、重点产业拧成紧密对接关系,通过引企入校、企校一体等方式,与城市头部企业、骨干企业等合作共建产业学院,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工作情境,发挥学校与行业企业在融合过程中各具特色又互为补充的育人优势,推动人才培养供给结构与产业链、需求侧全方位衔接,实现从松散联结式的产教融合向实体嵌入式教育端与产业链融合的转型,加大实训基地支持力度。
其次,多措并举打开融合局面,形成市域产教联合体规范基地建设新方向。产教融合的本质是一种以价值需求满足为导向的跨界融合行为。在市域产教联合体支持下,各主体间的利益需求与价值得到整体规划,有助于破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利益相关者间联而不合的症结,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不匹配等问题,形成院校与企业“双向奔赴”的良性局面,构建产业赋能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产业的可持续循环生态系统。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有效搭建与发展,需征求各主体的意见,组织制订产教联合体年度重点任务和具体工作,并将相关工作分解到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等相关成员单位。随后,各单位根据任务分工,梳理分析细化各项工作举措,列出任务清单,制订行动计划,落实工作职责,分阶段分步骤推进。
最后,双管齐下打造行业产教共同体,探索支撑基地建设新路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需优先考虑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以及康养、托育等领域,而行业产教共同体作为产教融合的一项重点任务,其核心便是推进教育资源与重大产业布局战略匹配,统筹产教资源、对接产教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支撑产教发展。组建行业产教共同体需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路径着手。一方面,坚持政策导向,针对政府部门对共同体功能定位、运行机制和重点任务的要求,层层解读与执行,明确共同体的牵头单位,并列出培养方向和技术转化主攻领域。另一方面,坚持因地制宜,各共同体基于文件精神和区域实际,创新制订组建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创新性地开展建设工作。在此基础上,借助行业产教共同体推进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并将实训基地建设情况纳入区域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促进共同体建设长效发展、有序推进并引导开拓实训基地建设新路径。
(作者:曾天山,系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